初三上语文总结(精选8篇)

投稿:小范

初三上语文总结 第1篇

在日本,与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教科书配套的,是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习参考书”(相当于中国的“教学辅导书”“教学辅导材料”,在中国简称为“教辅”或“教辅书”)。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少子化”的影响,日本在校的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逐年减少。例如,2010年的在校生为万人,而2011年的在校生则为万人,与前者相比约减少万人。与在校生逐年减少相应的,是教科书的市场规模逐年缩小;与教科书市场规模逐年缩小相应的,就是学习参考书的市场规模逐年缩小。

一、小学学习参考书

2011年,按照日本小学“新学习指导要领”的精神,各有关出版社根据小学每学期和每学年的授课时间总和,加大投入,变逆境为顺境,对小学学习参考书的内容进行了全面修订。从出版发行结果看,得到的回报是令人振奋的。特别是くもん出版社的《くもん的小学练习系列》《くもん的集中学习系列》《算术にがてたいじ系列》《顶级重要的算术系列》等,均为修订版小学学习参考书中的佼佼者,继2010年、在2011年依然保持了出版发行的好行情。“くもん”在日语里的含义是“苦闷”“不高兴”,所以一般外国人在研究日本出版时触及到这家出版社,都愿意原文照抄,而不愿意用本国文字表示其原意。但是,这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小学学习参考书的确很有特点。

2011年,其他受到日本各地小学校欢迎、对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力”颇有成效、在广大家长中形成“口碑”的小学学习参考书,还有成美堂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暑假 训练》;中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计算训练》和《汉字训练》;文艺春秋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由教育专家小河胜编写的《小河式 3・3模数》等。一些权威教育界人士认为,《小河式 3・3模数》的读者对象是四年级学生至六年级学生,这本书发展和完善了全神贯注模数、短时间集中型学习法,是一本全新的算术训练学习参考书。

在日本,“学习参考书”由各种教学辅导书和部分供小学生以及初高中生专用的字典、辞典、全书构成。由于这类字典、辞典、全书编写的周期性决定其必须要有相当长的稳定性,所以受小学及初高中“新学习指导要领”的束缚相对不是太大,这在客观上刺激了日本几乎所有的出版社都在介入这类学习参考书的出版。2011年,销售行情较好的有三省堂的《例解小学国语辞典(第五版)》、小学馆的《例解学习国语辞典(第九版)》以及在小学学习参考书领域“异峰突起”的ベネッセコ―ポレ―ション公司的《挑战者小学国语辞典(第五版)》等。这些辞典由于与日本“新常用汉字表”相对应,虽然是“修订版”,但其中的内容大多更新,几乎等同于“新编学习参考书”。

二、初中学习参考书

按照日本初中“新学习指导要领”的原则,2011年是中学教科书重新编写和修订的前一年,即现行课程完全结束的最后一年。这种情况特别影响与之相配套的初中学习参考书的出版发行。加上这一年发生的举世震惊的“3・11东日本大地震”,对初中学习参考书可以说是雪上加霜。如果说有什么“亮点”的话,那就是其中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容易理解系列”。比如,学研市场营销出版社的《中学一个一个容易理解》系列,旺文社的《非常容易理解系列》,くもん出版社的《对中学基础有百分之百的好处系列》等。这些非常浅显的“容易理解系列”,其市场占有份额之所以一年比一年扩大,是因为许多初中生的“学习力”低下,都希望不经过“头悬梁锥刺骨”的痛苦过程,就可以轻松通过考试关,拿到一张初中毕业证。在日本,围绕大众“学习力”的问题,出了很多书。在关于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学习力”问题上,有一种见解最为流行:即要“用培养幼稚生的方式来培养小学生,用培养小学生的方式来培养中学生,用培养中学生的方式来培养高中生”。而初中学习参考书的出版商们,敏锐地洞察了这一切,开发出不但需求量很大而且需求时间很长的畅销产品。

此外,学研市场营销出版社的《AKB48中学英语》也值得一提。这本书涵盖了初一至初三的英语课程中的全部重要知识点,解说也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这本书附有CD,其中英语的语调是纯正的“伦敦腔”,用来讲解英语的日语部分的语调则是纯正的“东京腔”。学研市场营销出版社在出版发行《AKB48中学英语》的同时,也出版发行数学、国语、理科、社会、算术方面的学习参考书,让前一种书起到了拉动后几种书销售的作用。

根据日本初中“新学习指导要领”的要求,2012年初中教科书将有大幅度的修订或重新编写。例如,初中英语教科书的英语单词将从900个增加到1200个;初中理数科目的教科书页码将增加30%。因此,必须与初中教科书步调一致的初中学习参考书,也有大幅度的修订或重新编写。

三、高中学习参考书

2011年,与小学学习参考书和初中学习参考书市场相比,高中学习参考书市场的变化更大,不过是向利好方向变化。由于“少子化”趋势加重,大学入学考试的多样化,准备就读大学的高中生们,赶上“好时代”――从大学选择考生的时代进入了考生选择大学的时代。一方面,希望上学费相对低廉的国立大学、公立大学的高中生增多,不希望上学费相对昂贵的私立大学的高中生增多;另一方面,希望上名牌大学的高中生也在增多。以上两种情况都使本来激烈的大学入学考试趋于惨烈。日本实行的是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总共12年的义务制教育,但是,每当“初升高”阶段,就有一大批毕业的初中生,因为各种原因放弃读高中。在日本的初中生中,尤其是在初三学生中,更特别是在其中的“酷毙男生”和“野蛮女生”中,似乎“届届”流传着“不想读大学,就不要上高中”的说法。事实上,凡是上了高中的初中生,基本上都是将来奔着上大学去的。在所有大学入学考试中,以通过名牌大学的入学考试关最难,为此,那些名牌大学又被考生们戏称为“难关大学”。这一切,反过来使高中生在校数量少的高中学习参考书的市场规模,逐渐大于初中生在校数量多的初中学习参考书的市场规模,逐渐可以追赶小学生在校数量更多的小学学习参考书的市场规模。

2011年,与小学学习参考书、初中学习参考书相比,高中学习参考书又是一个大丰收的季节。旺文社在2006年首次出版发行的“目标”系列书,一面世就成为高中学习参考书的“霸主”。从2006年至2010年,累计销售1300万册,平均每年销售260万册,被誉为学习参考书中的头号“百万册畅销书”;从2007年至2011年,在“目标”系列书中,有的5年之中进行5次修订,有的5年之中进行4次修订,有的则根据情况重新编写。例如,2011年,旺文社以高二学生、高三学生为“目标读者”,出版发行了《英语单词目标1400个(第四次修订版)》和《英语单词目标1900个(第五次修订版)》,同时,该社又以高一学生为“目标读者”,出版发行了重新编写的《英语单词目标1200个》。据旺文社统计,《英语单词目标1900个(第5次修订版)》销售约130万册,《英语单词目标1400个(第4次修订版)》销售约110万册,《英语单词目标1200个》销售约70万册,3种书合计销售约310万册。有日本教育专家对2006年至2010年大学入学考试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论证,在得出的结论中,其中一个就是凡是使用旺文社高中英语学习参考书的考生,其大学入学的英语考试成绩,普遍高于和好于使用其他高中英语学习参考书考生的成绩。旺文社好像也因此被同行誉为“高中学习参考书领域里的讲谈社”。

2011年,在高中学习参考书出版发行中表现抢眼的,还有中经出版社。该社推出的新编写的《大学合格新书》一书,特别值得大书特书。这本书的特点在于,一是书名取得比较别致,“高中生”还没有“考大学”、更没有“上大学”,怎么就“合格”了呢?让人一看就觉得一头雾水,于是便容易产生不读这本书就有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的感觉。二是其中的内容化整为零、似零实整。从全书来看,整体结构很严谨,一环扣一环;从阅读的角度来看,既可以一口气读下来,更可以分章、分节甚至分段阅读,而且两种阅读方式都不影响对全书整体内容的把握和记忆。也就是说,中经出版社在编写《大学合格新书》一书时,预先充分考虑到高中生“要上的课程多、要读的教科书多、要做的作业多、要参加的测(考)试多”,在每天正常上学的时段里,没有任何空余时间;如果说高中生还有“余暇”的话,那就是高中生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在地铁列车里、在私家汽车上、在校用或公共汽车上以及在没有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步行街上――让高中生利用“零敲碎打”的时间,以放松大脑的方式阅读这本学习参考书。

中经出版社在出版高中学习参考书上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尽可能请专家学者以个人名义编写。2011年,在编写《大学合格新书》的过程中,差不多是在同时,该社特别邀请“大腕级”的寺师贵宪编写了《世界史早知道 一问一答》,特别邀请同样也是“大腕级”的荫山克秀编写了《现代社会早知道 一问一答》。不仅如此,在《大学合格新书》刚刚面世,《世界史早知道 一问一答》和《现代社会早知道 一问一答》就紧跟其后与高中生见面,3种原来不相干的书,却给市场造成出版发行“系列书”的印象,销售业绩令人刮目相看。

四、学习参考书前景不容乐观

日本的教科书和学习参考书的出版,主要由以东京书籍出版社为首的四五十家出版社承担。与之相似的是,日本的教科书和学习参考书的批发,主要由以日教贩为首的四五十家批发公司承担。

初三上语文总结 第2篇

一、动词词组一线牵

1. 以up / down为线: come up with 找到、提出(办法或答案等);pick up 拾起、捡起;wake up 苏醒、醒来;put up 举起、挂起;send up发射、把......往上送;open up开业、开设、开放;clear up清除、收拾干净;put down放下、记下;shut down把......关上;cut down砍倒;slow down减缓、减速或下降、放慢

2. 以off / on为线:set off出发、起程或动身; put off推迟、延期; keep off避开、不介入;feed on以......为食; live on继续活着 / 存在; base on建立......上、以......(为)依据; keep doing on sth. 坚持不懈干某事; on the other hand另一方面、反过来说

3. 以out / in(into)为线:find out找出、查明; try out尝试、试验; rush out冲出去; take part in参加(活动); in this way用这种方法; hand in上交、交上来; in (one's) life终身、一生; step into进入;pour into倒入

4. 以away / back为线:far away很远、遥远; wash away冲走; run away逃走;take away取走、带走; get back 取回、回来 / 返回; give back归还、送还

5. 以for / to为线: pay for付款、支付; make a contribution to 捐献、贡献; give birth to 生养(孩子); point to指向

二、同义、近义短语小观园

1. at last; in the end; finally 最后、最终、终于

2. around / all over / throughout the world全世界、全球

3. be able to; can 能、会

4. be amazed at; be surprised at 对......感到惊讶

5. do well in; be good at在......方面干得好、擅长

6. keep / stop / prevent from doing sth. 阻止......干某事

7. more or less; about 或多或少

8. no longer; not ... any longer/more 不再

9. not only ... but also; both ... and 不但......而且

10. no matter how / what / where /who / when; however / whatever / wherever /whoever / whenever无论怎样 / 什么 / 哪里 / 谁 / 什么时候

11. on show; on display 展览、陈列

/ get / have a letter from; hear from sb. 收到某人的来信

13. set one's mind to do sth.; put one's heart into sth. 一心想做某事

14. think of; think about考虑

15. thanks to; because of由于、幸亏

16. make sure; be sure 确信

17. once upon a time; long long ago; long before; once 从前、很久以前

18. hear of; hear about 听说

三、形近义异短语“真经叶”

1. be used to do sth.被用于做某事;be used to doing sth.习惯于做某事; used to do sth. 过去常常做某事; be used for (doing) sth. 被用来做某事、被当作某物用;be used as sth. 被当作......使用; be used by sb. 被某人使用

2. be made of由......制成(成品中看得出原材料);be made from由......制成(成品中看不出原材料);be made in某物产于某地或某时;be made by由(某人)制成

3. the number of......的数目 / 号码 /数量(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单数);a number of一些、许多、大量(其后不但接复数名词,且当它做主语时,谓语要用复数)

4. turn on / off打开 / 关闭、切断电源;turn up / down把(电器的)声音开大 /小

5. leave Beijing for...离开北京去别地;leave for Beijing动身去往北京;而leave sth. / sb. in Beijing把某物/某人留在或忘在北京

6. have / has been to曾到过某地(人已回到说话处);have / had gone to已经去某地了(人不在说话处); have / has been in已在某地或曾在某地呆过

四、其它短语串串

1. at the age of 在......岁时

2. as well 也;又

3. be proud of 以......自豪

4. be filled with 用......充满

5. ever since从那时起;此后一直

6. even though 即使......

7. so far 到目前为止

8. so that 以便;以致

9. go straight along沿着......一直往前走

10. writing brush 毛笔

初三上语文总结 第3篇

1、课前读书

课前读书时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但是课前读书绝不是仅仅将课文从头到尾朗诵一遍就完事了。我们通过课前读书,要大致了解课文中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初步把握课文的知识结构和重点、难点。要达到上述效果,我们在读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利用框题、目题把握知识结构。(2)利用名言、警句、漫画、图片和小栏目等来理解重点、难点。(3)利用相关链接等补充材料加深对课文的认识。(4)注意课文中的问题。

2、课堂学习

(1)注意联系重大时政热点

(2)注意联系自身的思想和行为

学习思想品德课重在导行。因此,我们在学习中要注意把教材知识同自身的思想与行为联系起来,学会运用教材知识来指导自己的思想与行为,思考自己应该怎样做。例如,在保护资源和环境方面自己应该做哪些事情;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自己应怎样做等等。

(3)注意联系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思想品德课注重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因此,我们在学习中要注意把教材知识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学会运用教材知识对其进行利与弊的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建议,从而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堂笔记

(1)记不易理解的知识。学习中对比较抽象的问题。如观点、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等。理解起来往往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听课时最好将老师讲解这方面的具体事例记下来。

(2)记还未掌握的知识。有时我们对某个问题似懂非懂,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时就要记下自己还不懂得环节。

(3)记忆理解不透的知识。相对而言,每个人的思维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存在不足,在对某个问题的理解上都可能不够全面。因此,我们在听老师进行全面讲解时,要记下自己还没认识到的方面。

(4)记方法与技巧。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记下老师教我们如何审题、如何分析、如何同教材知识联系等的方法与技巧。

4、课后小结

考试过后自我小结,有助于我们今后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考后小结应弄清楚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得失清,就是弄清每个类型考题得失的分数。如选择题得失分数,辨析题得失分数,分析说明题得失分数等。

(2)原因清,就是重点弄清失分的原因。这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知识和能力方面,如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的理解、记忆是否正确,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是否得当,还存在哪些不理解的问题等。二是心理状态方面,如答卷前的心理状况如何,是由于过度紧张将复习过的内容忘记了造成失分,还是由于粗心大意造成失分等。三是学习方法方面,如复习是否抓住了重点,老师讲解时是否做了笔记等。

(3)措施清,就是根据答卷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如若是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好,就应加强这方面的复习,夯实基础知识;若是解题思路和方法上还有欠缺,就应由针对性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等。

(4)方向清,就是在明确上述存在不足的基础上,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如制定学习计划,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等。

初三上语文总结 第4篇

三上语文一单元知识点合集

一、读准字音

1、易错字音

鸳鸯(yāng)蒌蒿(hāo)河豚(tún)伶俐(líng)掠过(lüè)

沾水(zhān)闲散(sǎn)纤细(xiān)莲蓬(péng)姿势(zī)

琢磨(zuó)衬裙(chèn)益虫(yì)摔晕(yūn)捏住(niē)

2、多音字

sì(似乎)qiān(光纤)sàn(散步)āi(挨挨挤挤)gū(花骨朵儿)

shì(似的)xiān(纤细)sǎn(闲散)ái(挨打)gǔ(骨头)

二、认清字形

1、形近字

崇(崇高)乏(缺乏)减(减少)奏(奏乐)

宗(宗旨)泛(广泛)喊(呼喊)凑(凑合)

拂(吹拂)聚(聚会)形(形状)掠(掠过)

佛(仿佛)骤(骤然)型(题型)凉(冰凉)

偶(偶尔)沾(沾水)卷(试卷)瓣(花瓣)

遇(遇到)站(站立)倦(疲倦)辫(辫子)

蓬(莲蓬)资(资本)仿(仿照)矩(规矩)

篷(篷车)姿(姿态)访(访问)距(距离)

绸(丝绸)害(害怕)约(大约)斑(斑马)

稠(稠密)瞎(瞎说)药(吃药)班(班级)

2.词语听写

融化燕子鸳鸯惠崇芦芽短小梅子小溪

泛尽减少凑成吹拂集合聚集形状掠过

偶尔沾水疲倦纤细痕迹花瓣莲蓬胀裂

姿势仿佛跟随舞蹈停止乌黑剪刀活泼

春日轻风洒落春光湖面电线荷花清香

赶紧圆盘花骨朵儿眼前画家本领了不起飘动

三、词语积累

1、近义词

俊俏—俊美轻快—轻捷活泼—活跃鲜艳—艳丽

聚拢—聚集偶尔—有时姿势—姿态仿佛—好像

朴素—朴实洁白—雪白琢磨—思考特别一非常

2、反义词

轻快—沉重偶尔—经常纤细—粗壮

展开—合拢雪白—乌黑走近—远离

朴素—华丽灵敏—迟钝讨厌—喜欢

3、词语搭配

(乌黑)的羽毛(轻快有力)的翅膀

(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如毛)的细雨

(烂漫无比)的春天(波光粼粼)的湖面

(纤细)的电线(有趣)的图画

(碧绿)的大圆盘(雪白)的衣裳

4、量词

一(身)羽毛一(双)尾巴一(对)翅膀

一(幅)图画一(阵)清香一(个)圆盘

一(朵)荷花一(对)复眼一(辆)小车

5、四字词语

烂漫无比伶俐可爱波光粼粼翩翩起舞

四、重点句子

1、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比喻、拟人)

2、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比喻)

3、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拟人)

五、课文回顾。

1、《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面对浣花溪一带春光而作,全诗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无限欢喜和热爱)。

初三上语文总结 第5篇

Dear Jane,

Thank you for telling me so much about cartoon characters from America. Some of the characters you told me are also familiar to Chinese kids. For example, Donald Duck, Mickey Mouse, Tom and Jerry are well known to almost every child in Child.

China has also produced many cartoon TV plays or movies. Among all the Chinese cartoon characters. I like Monkey King and Nezha best because they are brave and clever. They can beat all their enemies, no matter how ferocious they are. I believe you will fall in love with them if you see them one day.

Yours,

Lingling

初三上语文总结 第6篇

关键词:汉语教材 科学性 《汉语教程》

一、引言

汉语教材的编写,须遵循科学性、实用性、系统性、趣味性和针对性等几大原则。其中科学性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原则,“科学性是所有图书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编写各级各类教材应遵循的普遍原则”(李振荣,2010)。“科学性原则是说,第二语言教材的语言要规范;对有关知识的介绍和解释要科学;教学内容的组织要符合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吕必松,1993),或者说,“要教规范、通用的语言;教材内容的组织要符合语言教学规律;对语言现象的解释要准确”等(刘,2000)。科学性原则尽管被认为是汉语教材编写的最重要原则,但相关研究领域的专题研究和分析却仍存在不足。

根据前人的论述,科学性原则的内涵主要包括四点:1.是否符合语言的学习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2.教材所使用的语言是否足够规范、通用;3.教材的内容是否准确。除此之外,鉴于“任何有关技能的学习都有赖于练习,语言技能的学习同样也有赖于语言练习”(李邵林,2003),所以我们认为,在科学性原则中也应给予练习以较为突出的地位。因此,还可以加入一点:4.练习内容和课型的教学目相是否一致,练习是否符合课文内容,练习样式的种类和分布是否得当,主干题型是否鲜明。

本文以杨寄洲主编《汉语教程》(修订本)第三册为例,根据上述四点,对其科学性原则的贯彻情况作初步的分析,以探讨如何在汉语教材的编写中更好地贯彻这一原则。《汉语教程》在国内发行量较大,使用人数较多,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汉语教材,曾引起相关学者(如:乔智慧,2008;张珑舰,2006)的注意,并把这部教材和其他教材进行了对比研究,或者是对其词汇做了专题研究,包括文化词汇(潘薇薇,2014)和离合词(刘茜,2012)等。也有部分文献提到过它的科学性(潘薇薇,2014),但是并没有对此进行深入探究。

二、《汉语教程》第三册的科学性分析

在上述科学性原则的四点内涵中,我们发现,《汉语教程》第三册在“所使用的语言是否够规范、通用”这一方面上做得较好,即无论是课文的语言,还是注释、练习、词语用法等都能做到足够规范。不过,在其余三点中,仍然存在一些可商榷之处。下文就此三点进行具体分析。

(一)是否符合语言学习规律

限于篇幅,我们仅以《汉语教程》第三册的上册为例,分别从生词的难易度和课文的难易度这两个方面来考察。

1.生词的难易度

我们知道,教材每一课的生词量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根据《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初级阶段的生词是指甲级词和乙级词共计3000余个。有学者通过研究12套初级教材,以《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和《汉语国际教育用词等级划分》为参考标准,经统计分析,得到下列结果:初级教材课文中,甲级词在65%~80%之间,乙级词在7%~18%之间,丙级词在1%~7%之间,丁级词在1%~5%之间,超纲词在0%~15%之间比较合适。(邢蕊堂,2008;李永红,2016)

《汉语教程》(第三册)属于初级汉语教材,我们据此统计了上册1~13课的生词情况,见表1。

由表1可见,上册中每课生词大都在35~45个之间,最少的(第1课)有33个,最多的(第11课)有59个。总体而言,其词汇量对初级阶段汉语学习者而言还是较合适的。

不过,上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初级词汇所占比例较小,而超纲词比例过大。其中只有第1课和第4课达到了73%的比例,其余都在72%以下。另一方面,有7课的超纲词都在15%以上,其中10到12课的超纲词比例甚至达到30%左右。我们认为,超纲词太多会让学生觉得难度太大,可能造成学生的畏难心理。而初级词汇所占比例达不到要求,则会出现虽然已经进入中级阶段以上的学习,但部分初级词汇仍然没有掌握的情况。

2.课文的难易度

在课文难易度的测量上,有学者提出,每一百个字的平均句数为10以上的教材属于入门教材;平均句数为6~10的儆诔跫督滩模黄骄句数为6以下的,属于中高级教材。按照平均句长来说,句长在10以内的属于入门教材;句长在10~的属于初级教材;句长在以上的属于中高级教材。(张宁志,2000)

据此,我们统计了上册每百字所包含的句数和平均句长,见图1。

由图1可见,上册各课课文每百字所含句数最大为,最小为;平均句长最短是17,最长为。说明其难度属于中高级教材的范畴。

我们再来看课文的难度是否逐课递增。通过图1可知,课文难度并没有随着课序的增加而逐步提高,而是呈现出一种不规则的起伏状态。这说明上册在各课课文的编排上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二)教材的内容是否准确

总体而言,《汉语教程》第三册的内容能做到准确无误,但也存在一些不够准确之处,主要表现在不必要的重复、生词处理的滞后和词语用法讲解的时机选择不当等几方面。

1.不必要的重复

首先是生词的重复。例如,上册第7课《成语故事》的生词表中首次出现生词“儿子”,而在下册第14课《谁当家》中,“儿子”一词又出现在生词表中。而且两者的解释都是“son”,没有任何变化,看不出编者反复将“儿子”当作生词的意图何在。同样是在下册第14课,生词表中的“回答”一词在上册第5课《回头再说》的生词表中已出现过一次,并且两者的解释完全一样。

事实上,类似的问题还有不少,在此不一一列出。可见这是该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

其次是词语用法讲解的重复。例如,上册第1课《离家的时候》“注释”中解释了“说实话”的意思,即“说明自己的想法和感情,也说‘说心里话’‘说真的’”,而下册第19课《无声的泪》“注释”中又对“说心里话”解释了一番。又如,同样是上册第1课“注释”中,对“一下子”做了一次讲解,而第17课《再试一次》的“词语用法”中又对“一下子”做了基本相同的解释。

2.生词处理滞后

所谓生词处理滞后,就是某个词在某课中首次出现时,未被处理为生词,而是在相隔好几课之后再次出现时才被列入生词表。例如,上册第8课《恋爱故事》一文中有“爱恋已久”,其中的“久”在生词表中没有出现,直到下册第20课《什么最重要》课文中出现了“向往已久”一句,才把“久”列入生词表。

还有一些词是先在练习中出现,之后过了好长时间才被列为生词。例如,上册第8课,练习3“选词填空”B之(4)是“世界上常常会发生一些(突然/忽然)事件”,其中“事件”一词直到下册第19课《无声的泪》中出现“发生了一个重大事件”一句时才被列为生词。又如,同样是上册第8课,练习7“改错句”之(6)是“请大家尽量地唱吧”,正确答案是应把“尽量”改为“尽情”,而“尽情”一词却直到下册第20课《什么最重要》一课中出现“尽情地反对我的理论”一句时才被列为生词。那么,当学生掌握的词库中还不存在“尽情”一词时,如何完成这项任务?

3.词语用法讲解的时机选择不当

第三册每课都安排了“词语用法”部分,其中对一些容易混用的同义词做了辨析,这是很实用的。然而,在辨析的时机选择上,该教材仍然有着改进的空间。一般来说,词语辨析应在某一组同义词先后都学过的基础上进行,而该教材却没有贯彻这一点。

例如,上册第8课《恋爱故事》中出现了生词“立刻”,“词语用法”对此做了讲解,并对“立刻”和“马上”的区别做了辨析,暗示着“马上”已不是生词。可是,下册第14课《谁当家》的“词语用法”中又对“马上”做了一番讲解,不知何故。

又如,上册第10课的“词语用法”中,对“以后”和“后来”的区别做了辨析,但在下册第16课《话说“慢点儿”》中,“后来”一词才出现在生词表中。这就意味着,学生虽然在上册第10课已经掌握了“以后”和“后来”的区别,可“后来”一词直到下册第16课才被当作生词。

(三)练习的内容和方式

练习是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并不是简单地做题,而是要通过练习把新知识融入到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中,这就要求编写教材应特别重视科学的练习。根据前人的建议,我们认为判断练习的科学性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1)练习内容和课型的教学目的相一致;(2)练习符合课文内容;(3)练习样式的种类和分布得当,主干题型鲜明(周健,2004)。我们发现,《第三册》在第一点和第三点上做得比较好,而第二点“练习是否符合课文内容”还可商榷。

关于是否符合课文内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练习重点是否属于课文中所学的重点,二是练习内容是否符合所学内容。

第三册每课的练习一般都是“词语用法”中讲解过的重点词语,可以说是重点突出。但在是否符合所学内容方面存在明显的问题,即练习中部分生词的词义和课文中所学的词义并不相同。

例如,上册第8课《恋爱故事》中的生词“自然”,对应课文中的“常常表现得很不自然”一句,义为“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生词表中的解释也仅限于此。但是在课后练习3“选词填空”中,为“自然”一词列举的例句“女孩子长得漂亮,(自然)会引起男孩子的注意”,采用的却是“自然”的另一个义项,即“理所当然”。那么,学生只掌握了“自然”的当前义项,如何能够完成该项任务?

三、对汉语教材编写贯彻科学性原则的思考

上文以《汉语教程》(第三册)为例,在充分肯定该教材的基础上,对其可商榷之处做了一些分析。我们认为,在相关教材编写过程中,应做到下列几点。

(一)协调对教材不同部分编写,使之配合得更紧密

上文提到,该教材在内容准确性上存在着一些瑕疵。我们认为,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该教材不同部分的编写出自不同编者之手,以至于出现了生词处理和词语用法方面的重复或滞后等问题。

一般来说,一部教材,尤其是规模较大的教材,往往由多人合作完成,即先由不同的编者分工编写不同部分的初稿,再由一人统稿。初稿编者需根据统一的编写大纲进行编写,而统稿者需要将不同部分初稿的热菁右哉理和协调,使之如出一人之手。然而,该教材所存在的这些瑕疵表明,这一工作做得还不尽人意,甚至有些“举手之劳”也未能履行,以致留下缺憾。例如,关于重复的问题,只要将上册和下册所附的词汇表做一次对照,即可避免两册生词的重复,而该教材似乎并没有仔细执行这一程序。

由此可见,在汉语教材编写中,加强对不同部分编写的整理和协调,是确保教材科学性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二)在课文的选择和改编方面,控制难度

上文提到,《第三册》课文难度偏高。究其原因,可能因为该教材属于一年级下学期的教材,需要为进入中级汉语学习打下基础,所以编者选用了一些难度较高的文章作为课文。

不过,编者仍然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把课文难度降低到适当水平。就句长而言,可以把一些较为复杂的长句改写为几个短句。例如,上册第9课《幸福的感觉》文中有一句:“幸福其实就是一种个人的感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幸福,只要你心中有幸福的感觉。”建议改为:“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感觉。只要心中感觉幸福,就可以得到幸福。”这样,句长和难度就更加合适。

(三)注意课文难度的有序性和渐进性,由易到难编排课文

该教材的《前言》指出,“初级阶段的汉语课堂教学,应该借助语法从易到难的有序性和渐进性,把句子的结构、语义和语用这三者结合起来”。不过,从上文的分析来看,该教材可能更注重语法结构难易度的有序性和渐进性,因而对课文难度的有序性和渐进性考虑不周,以至于出现前后课文忽难忽易、起伏不定的状况。

为了确保课文难度的渐进性,除了考察平均句长和每百字包含句数,还可以根据生词数量、生词等级以及课文篇幅长短来决定。也就是说,初级词汇比例大、生词数量少、篇幅小的课文排在前,反之则排在后。

(四)每课各部分内容应当相互体现生词词义的唯一性

该教材在《前言》中强调:“课堂上要把生词放在句子中去讲练。因为只有句子和课文才能规定词义的唯一性。”但从上文的分析来看,教材对这一正确理念似乎并没有贯彻到底,出现了如“自然”一词那样的练习中的词义与课文中所学词义不相同的情况。

在为课文编写相应练习时,应做到各部分内容相互配合,以确保生词词义的唯一性。

我们发现,在《第三册》的所有练习题型中,泛化练习和分化练习数量非常少。泛化和分化的理论越来越被重视,可适当补充这样的练习,如写出近义词、反义词,解释句中某个词语等。实际上,泛化练习并不拘泥于形式,凡是能够让学生产生把若干语言项目相通效果的练习都属于泛化练习。

对课内和课后练习进行区分,会起到不同的效果。课内练习可以及时给教师和学生以学习效果的反馈,课后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巩固学习效果。因此,如果练习有明确的区分,将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绍林.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编写的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3,(3).

[2]李永红.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的课文编排研究――以《博雅汉语》《新实用汉语课文》和《发展汉语》为例[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初三上语文总结 第7篇

摘 要:本文根据自身实际,选取了所在任教的小学的汉语教材进行分析。通过系统了解该套教材的编写内容和配套资源,加上自身的教学实践,对该套教材进行评价,以利于日后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其长处,弥补其不足,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韩国;小学;教材;分析

教材作为联接教师和学生的桥梁,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关于对外汉语教材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成果,都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然而进一步地了解,发现关于国别的,再到同个国别的不同阶段的教材资源方面,所能利用的资源还是不足,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笔者现在作为汉语教师志愿者在韩国的小学教汉语,利用自身实践,分析教学使用的教材,以此更好地指导教学。

一、教材现况

(一)所用教材概括

笔者在小学所使用的教材是《》,翻译为《好棒儿童中国语》,分三册,每册10课。课文里有很详尽的韩文翻译,很适合汉语零基础的儿童。

(二)体例安排

《好棒儿童中国语》这套教材一共分三册,每册十课。内容如下:一册包括,1.你好!2.你叫什么名字?3.这是什么?4.他是谁?5.珍妮去小熊家。6.你是哪国人?7.你几岁?8.你喜欢小狗?9.你去哪儿?10.匹诺曹,你去哪儿?其中第五课是第一至第四课的复习课,第十课是第六至第九课的复习课。

第二册包括,1.你吃什么?2.你喜欢什么颜色?3.我有铅笔。4.这是谁的?5.金斧子银斧子。6.今天几月几号?7.现在几点?8.妈妈去哪儿?9.我会游泳。10.灰姑娘,你去哪儿?其中,第五课是第一至第四课的复习课,第十课是第六至第九课的复习课。

第三册包括,1.你怎么了?2.天气怎么样?3.你想当什么?4.你在做什么呢?5.奶奶你怎么了?6.这个多少钱?7.哥哥比我高。8.你坐什么去中国?9.怎么走?10.白雪公主比您漂亮。其中,第五课是第一至第四课的复习课,第十课是第六至第九课的复习课。

在每一册的第五和第十课作为复习课,都是以童话故事的角色进行叙述,用前面学过的句子来讲故事。每一课的具体内容都分为几大板块。以第一册为例,包括课文、节奏歌、发音练习、说一说、儿歌、做一做、步步高和生词汇总。每个生词和句子都附有韩文翻译。每册教材还配有CD,便于辅助教学。

(三)语音编排

该套教材的语音编排采用分散式的布局。其中第一册全部介绍声母,按发音部位将声母分散到每一课。第二册全部是韵母教学,大致按四呼将韵母分散到每一课。第三册的语音部分则是声调练习。

(四)生词

作为低龄初学者的汉语教材,其选用的生词难度并不是很大。该套教材对生词的处理,着重体现在第一册,每课的最后一个版块就是生词汇总,先是汉字,然后是拼音,再后面是韩文翻译。

(五)课文

依据前文教材体例的介绍,该套教材三册的话题大致如下,如打招呼,自我介绍,介绍他人,询问年龄,爱好,颜色,日期,询问时间,地点,运动,天气,理想,买东西,交通工具,问路等。

(六)练习

该套教材在第一册部分并没有安排练习部分,在第二册和第三册才专门加了一个练习版块。该练习部分以三道题为主,分别是看图补充音节,填空题;听力题,判断对错;句子练习,将生词排列成句等。

(七)中国文化

因为是零基础的汉语教学,所以该套教材采用先语言后文化,再语言文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编排。该教材在第一册没有文化部分的内容,在第二册和第三册用中国文化版块替换了第一册的生词汇总版块。该文化部分的内容在教材的表现上也比较简单,以指导性为主。如第二册第二课,你喜欢什么颜色,在文化部分,就是简单介绍了红色是中国人认为的幸运色。

二、对该套教材的评价与教学建议

经过细致了解该套教材,同时笔者根据使用该套教材进行教学的实际情况,认为该教材总的编写都比较科学,符合了教材编写应遵守的原则: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趣味性和系统性。但是还是存在一点瑕疵,可以进行改善,从而更有助于教学实践。

在教材的体例安排上,尤其是第一册,以话题为主。从第二册开始,课文的前面会出现简单的语法知识点,如第二册的第一课就是,吃+固体,喝+液体。这种设计遵循了学习者的习得规律。其中每课内容细分为几大板块进行教学,充分体现了教材的趣味性和丰富性。但是不足的是几大板块的顺序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发音练习插在说一说节奏歌和说一说的中间,就显得有点脱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前备好课,灵活安排。

语音方面,该教材将汉语拼音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大部分分别教学,其中声母又按发音部位,韵母按四呼以及声调拼合规律各自分散到每课当中去。优点是很系统很细致地呈现了汉语拼音的情况,每个语音知识编写得也很规范。不足的是,整个拼音知识分散到三册才讲完,没有总的概括。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忘记前面学过的,得不到系统性的认知。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这套教材的时候,自己进行汉语拼音的调配,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将拼音相对集中地挪到前面学完,然后再分散到剩下的课文里进行不断地复习巩固。

生词方面,第一册的生词汇总版块,任务量有些庞大,尤其是对于零基础的小学生,容易产生畏难心理。该教材在第二册、第三册的处理上比第一册更加进步。直接将生词标注在课文句子和练习的旁边,便于学生理解。但是不足的是太过分散,学生有时把握不住重点,需要教师加以整理。

课文内容上,句子编写得简单实用,学生能比较容易地把握该句型,很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的。不足的是课文内容话题性不足,缺少交际性。课文的人物对话缺少关联性,为了句子而说句子,缺少一定的灵活性。

练习方面,因为教学对象的特点,该教材的练习部分是比较简单的。主要是用于复习语音知识和句型,学生容易掌握。但是每课的练习形式都很单一,学生容易产生厌倦。建议部分练习加上汉字书写部分,这样既丰富了练习的内容,又弥补了该套教材对汉字的处理不足问题。

中国文化部分,该教材在这方面处理得比较简单,都是从课文的某个部分引申出来的。笔者认为这样过于随性,没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系统性,不利于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不便于教师的教学。建议教师根据自身的能力和学生的喜好,灵活地选择文化话题进行教学,既引起学生们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同时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提升中国形象。

初三上语文总结 第8篇

苏教版三上语文第六课知识点

第六课《西湖》

2、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答:一是明月东升,二是华灯倒映湖中,三是琴声“悠扬”。

3、近义词:犹如-宛如-好像-仿佛

例句: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

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4、造比喻句。

1)秋天到了,树上的黄叶象一只只蝴蝶飘落下来。

2)十五的月亮仿佛一个大圆盘。

5、写一首描写西湖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6、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课文中写到得景物有:连绵起伏的山、平静的湖面、、环湖树、白堤苏堤、三个小岛。

7、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把句子换个说法)答: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呀。

8、理解“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9、西湖十景有:平湖秋月、曲院风荷、柳浪闻莺、断桥残雪、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南屏晚钟、三潭映月、宝石流霞、黄龙吐翠。

10、“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苏指“苏州”,杭指“杭州”。

11、课文采用由远到近的描写方法。

学习语文的方法有哪些

1好文章每日一篇

语文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细水长流,好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

每天一篇文章,篇幅不用多么长,但是选材要精,内容涵盖面要广,历史文化典故、名家名篇赏析、诗文故事趣谈、古代人物传奇、西方名人轶事、名言佳句等都要广泛阅读。

2重视教材

很多人认为翻来覆去的研习课本,没有多大用处,又有人听说高考语文以课外内容为主,以知识的牵移和运用为重点,课本学不学不重要,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观点,殊不知,教科书体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对中考起到了引导向作用,它虽不等于出题内容,但却是个总刚,一切题型必须以它为依据。

3阅读一定要强化

最好能够做到每天练习一篇阅读。另外可以学习一下快速阅读,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其训练可以激活我们“脑、眼”潜能,培养和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归纳分析、理解记忆等方面的能力。

掌握快速阅读之后,在阅读文章、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脉络和重点,促进整理归纳分析,提高做提效率;同时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游刃有余的做其它事情。快速阅读的具体练习可以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软件》,我自己学生时代练习过,现在也在受益。

4循序渐进

语文学习应注重基础,不能急于求成。每天制定好计划,哪怕只做一点儿但只要坚持语文水平就会大有长进。每天可以认真的练几个字,每周背几首诗能认真的练几十个字,每周能熟练的背几首诗,看几篇文章,每学期读一本名著。

阅读理解七步自读法

(1)通读课文,借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正音、正形、词语注释;

(2)通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分段分层,归结大意;

(3)理解课文,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4)摘抄文章中名言警句,积累词汇;

(5)语段分析,分析文章中的精彩段落,写批语,或练习自拟小标题;

(6)分析写作特色;

(7)写读后感,读书评论或摹仿作文。